返回顶部
热门问答 更多热门问答
技术文章 更多技术文章

[其他信息] 拿到1000万融资,农产品电商“一品一家”能走多远?

[复制链接]
azz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1-17 09:02:44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登录网站,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x

李君是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的一位年轻的80后村支书,同时也是农产品P2P项目“一品一家”的创始人。2014年年底成立的”一品一家”,在2015年1月获得4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2015年5月再获600万投资。

“一品一家”这个项目在两方面具有代表性:一是普遍性,就是把原生态农产品通过电商的方式销售到大城市;二是小农模式,在不改变农村小农生产模式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搞活小农经济。“一品一家”的愿景也是做中国小农经济的运营平台,以平台让小农变大农。

那么这种小农经济的互联网+模式可行吗?我们先来分析下“一品一家”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状况。

农产品上行的想象空间在哪里?

“一品一家”的商业模式如下图所示:

“一品一家”按照其制定的标准收购村民散养的鸡、鸭、猪等初级农产品,然后在微信商城(有淘宝C店,但是销量极少)销售给终端消费者,同时,“一品一家”在成都市开设有同名餐厅。

(图示:”一品一家”官网,手机微信商城,签约农户档案)

据了解,“一品一家”在2015年有了不错的发展,主要销售产品包括时光鸡、岁月鸭、年华猪等产品。签约农户2000家,主要来自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的56个村庄;有400个家庭客户,主要来自成都,年销售额270万。2015年底在成都市高新区盛邦街开设山村食材体验餐厅。

与“一品一家”签约合作的2000家农户,分布在白驿镇的56个乡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散养了一些鸡鸭和猪,规模都不大,大概有十来只到几十只。

在品控方面,”一品一家”的做法是:跟农户签订保证书;建立诚信档案;建立生产档案;产品可溯源;以养殖时间按只收购,不称重。

“一品一家”的这种模式相比于以前传统模式有所变化,因为农民收入提高了,城市消费者也多了一份选择,但是面对未来的竞争,存在两大挑战。

挑战一:小农生产模式的局限性

“一品一家”签约的2000家农户,都是来自白驿镇的56个乡村的留守村民,是典型的小农分散经营模式。每户人家承包的土地有限,散养的鸡鸭平均几十只。这种情况下的生产效率低,农业技术也比较落后。

以生态散养鸡鸭为例,通常情况,一户可以管理2000-5000只,效率高,成本低。在技术方面,目前的小农居家散养通常是用谷物杂粮饲喂,让动物四处觅食,很多现代生态农业技术都没有应用。比如可以用发酵秸秆做辅助饲料,比如林下散养(果林和禽类共生的林下循环经济),这些生态循环技术不仅可以让农业可持续,更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品一家”的散养土鸡定价分别是一年老母鸡188元,两年老母鸡218元,这个定价在行业内较高,由于生鲜产品的标准化较为困难,这里只是做模糊的定性评价。

鉴于目前中国依然是小农生产为主,”一品一家”的产品依然有竞争力,但是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农业大户或农企出现,小农产品的竞争力将会大大削弱。

挑战二:做平台、渠道还是品牌?

跟很多做农产品电商的企业一样,”一品一家”面临着是做平台、渠道还是品牌的选择。初创期的”一品一家”面临着多种选择,而每一个都不容易。

做平台:一方面需要引流,而现在互联网的引流成本很高;另一方面,需要应对消费者一站式的平台购物需求。就目前而已,”一品一家”的在售商品只有十几个SKU,这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寻求便捷的购物习惯。”一品一家”如果真心要做中国小农经济的运营平台,这条路将会非常难。

做品牌:做品牌需要产品做支撑,而”一品一家”的散养家禽和土猪跟各地的农户散养没有太大差异性,虽然也在做品牌化的努力,比如做了“时光鸡”、“岁月鸭”和“年华猪”,但是没有产品的支撑,品牌略显单薄。

做渠道:做渠道需要多渠道(平台、自营、微商、线下等)的整合能力以及在供应链上的功力。这方面还具有一定优势,因为有着线上线下结合的渠道,以及本地化的优势(本地团队以及自己村支书的身份)。

解决方案:引进新技术,提升效率

最后,笔者不负责任地抛出一个解决方案:在生产方面,引进新农技术,经营规模适当集中。红心猕猴桃四苍溪县的特产,可以做猕猴桃+树下散养鸡。这样在同样的土地上产出更多,而且是循环经济,绿色生态的农产品,成本降低,品质提升,在源头产品上就更具有竞争力。然后再去做品牌、多渠道销售。





中国领先的数字技术资源交流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商乾全球电商人、电商交流学习与电商实战技术分享、电商爬虫、生活交流专业网站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