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热门问答 更多热门问答
技术文章 更多技术文章

[其他信息] 三个日本男人的启示:社群+AI才是未来零售?

[复制链接]
大鼻子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7-28 09:49:26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登录网站,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x

  上周,人工智能(AI)的话题很火,火到很多人睡不着觉。撩起这把火的是一个相当有钱的日本人――软银董事长孙正义,他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讲到了人工智能即将带来的巨变:“从现在开始,会有更加巨大的变革到来,现在我已经非常期待了,甚至觉得睡觉都是浪费。”
  这一篇演讲几乎刷爆了朋友圈,有多少人在睡觉前看到而迟迟不敢入眠,抑或是在睡醒后看到而陷入深深自责――世界上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勤奋,而是比你有钱得多得多、多、多、多……的人竟然勤奋到觉得睡觉都是在浪费时间。
  哈哈,好心塞。
  上周,和AI有关的事情也在身边铺天盖地而来。7月20日,联想开了一次发布会,杨元庆表示:“AI是信息产业的未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赌上身家性命。”此前宣布这么做的一家是百度。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上周六,亿邦动力、马蹄社组织了一场“无人零售”的沙龙,聆志零到现场聆听了来自深兰科技的创始人陈海波分享的来自AI视角的零售变革。很震撼,也很有趣。
  AI视角的未来零售
  陈老师现阶段的产品,我理解起来是:1、围绕零售业的“人、货、场”三要素,为各要素建立起了一套ID系统。2、目前的产品应用适合线下实体零售,通过“场”来划定边界,从而让算法在一定边界内对人、货各要素的行为进行识别,通过数据积累和机器学习,判断人、货的交互关系。3、技术算法覆盖更多“场”,累积更多人、货、场的ID要素和交互关系,学习更多行为范式,从而达到“人既是交易的主体,也是数据(信用)的载体”,实现让零售场景从有人走向无人。
  上面是不是有点拗口?我觉得也是。
  我们换个表述方式,做个比较形象的对比尝试吧。在一个新零售,两张互联网一文中,我写过:“滴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移动互联网的工具把出租车这个上百年历史的业务数据化了。如何做到的?第一、作为用户,你持有手机,首先你就是一个ID化的存在。第二、当你打开滴滴打车的界面,内嵌的地图数据又给了你所在的地理位置一个ID化的存在。第三、司机和你一样作为一个持有手机的人,也是一个ID的存在,TA所处的位置同时也是有ID的(位置的ID就是叫GPS数据)。GPS+LBS,你和司机+手机。叫车、接单的出租车业务要素都被ID化了,从而业务数据化了。”
  陈老师的解决方案,基于场内的多角度摄像头、人的生物特征等技术手段,等于是在一定边界的零售范围内(好比滴滴里的地图),把人和货ID化了,并赋予了人和货“GPS+LBS”的数据信息,人和货的各种交互信息就在这样一个数字化的场内被记录了。在数据的喂养下,机器对人、货、场的匹配关系有了越来越多的范式可供参考……于是,售货员可以消失了,手机可以消失了……AI视角的未来零售,你觉得恐慌?惊喜?彷徨?
  物理学视角的AI挑战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日本人,加来道雄,美国籍的日本人,一位挺有意思的物理学家,出了好几本畅销书,让人们用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认知物理学的未来、平行宇宙什么的。听完陈老师的分享,我翻出了加来道雄两年前的一本书心灵的未来,来看看从物理学家的角度,他怎么看AI。
  “人工智能研究者开始认识到情感可能是人类意识的关键。像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博士这样的神经科学家发现,(大脑的)前额叶(负责理性思维)与情感中枢(例如边缘系统)的连接发生损坏时,病人就不能进行价值判断。即使进行最简单的决策(买什么东西,什么时候约会,用什么颜色的笔),他们都会陷入瘫痪,因为每件事对他们来说都是具有相同的价值。因此,情感并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奢侈品,它有着绝对的重要性,没有情感,机器人就无法确定什么是重要的和什么不是。所以,情感现在不再居于人工智能研究的边缘,而是占据了中心地位。”――摘自心灵的未来
  “是你的益达”、“甜如初恋”,这样的信息是否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决策?我认为会!这些信息会唤醒的不仅仅是人们对商品的认知,也会唤醒人们的情感偏好。在人类的消费史上,对“物”的消费不仅仅是生理性的需要,有很多消费已经是心理性的需要,比如手串……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理学(以及作为基础的数学)是建构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之上的。这些被称为公理、定律的前提假设,是构建起今天很多科学认知的基础。AI所代表的未来,机器可以学习,但构建机器学习的起点是一批算法模式,好比物理学建构在一批的定律之上。早期的算法模式的边界不是AI的最终边界,但AI似乎无法脱离“边界”而存在。棋盘之上,AI胜出,但如果跳出棋盘的边界呢?AI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并具有超强运算能力支撑的精确性。超强记忆和超级精确,这是人类大脑所无法企及的。但是人类的大脑除了具有记忆力,还同时具备了想象力。机器在运算,人类在思考;机器建构在边界之上,人类可以定义新的边界。
  前两天刚刚看完讲述“哈德逊河奇迹”的电影萨利机长。对于一个英雄机长,奇迹之后面对的质疑是:模拟算法证明你可以安全返回机场,既保全人也保全飞机。但所有的算法都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元素――机长本人,当机长面对那种境遇的时候,他的脑子是优先判断“人命第一”,还是选择“既要人命,也要飞机”?
  人是有情感的,人们会根据自己情感的优先级进行决策排序,从而影响行为的不同。这一机制就是我们所谓的“价值观”,人们的行为受价值观影响。AI系统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模仿人们的情感轻重判断?为机器输入一些情感优先级的范式,能否帮助机器建立起人类社会的价值观?
  当见到“甜如初恋”的橙子,唤醒的是那个在消费者生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女子?还是消费者成年后第一次出现的女子?AI知道你的初恋对象究竟是谁吗?
  社会学视角的未来零售
  第三个日本人该出场了,弗朗西斯-福山,知名社会学家。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写道:“人类正如经济学家所言,在本质上是自私的,他们以理性的手段追求私利。但他们同样有着道德的一面,他们对其他人负有责任,这一面常常与他们的私利本能相冲突。”
  福山写信任这本书是在论证经济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基于算式的经济学,还要看到经济体背后的社会性质。文化、道德等社会概念,正是人们常识上所认为的“价值观”层面的存在。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来自人类的进化过程,来自某类共同体的共识。道德、宗教、文化等持久的价值观通常在代际之间都是无理性的传承。历史已经充分的证明了,那些虚构的精神故事却真实的影响着实际的社会存续。
  零售业是社会性的行业,零售业随时都在受着“价值观”的影响。最典型的场景:各种抵制?为什么而抵制呢?恰恰是因为某种“价值观”的作用。社群是创建新“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弗朗西斯-福山:“最有用的社会资本,往往不是在某一传统共同体或群体的权威之下进行运作的能力,而是创造新的联盟以及在新创立的共识条款之下展开合作的能力。”
  聆志零:“在传统零售的三要素‘人、货、场’之外,我认为新零售应该增加多一个维度――群。‘群’存在于新零售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货、人与场等几个维度都可以构成某种‘群’结构的关系,建立起新的零售参照系。‘群’同时也是新零售的运营结果,形成新的认知,创建新的标准,沉淀出会员体系。在以‘群’为主体的会员体系中,‘人、货、场’也在循环迭代。”
  零售就是一个追求流动性的行业,信任成本对流动性行业都很关键。在有共识的“价值观”影响之下,某类共同体之内或之间的信任成本将被极大降低,从而促进交易的发展。
  “社群+AI”的未来零售
  在孙正义的演讲中,提到了软银千亿美金规模的Vision Fund的第一个投资项目――OneWeb“星座互联网”计划。OneWeb将通过新一代低轨道卫星通信连接提供海量互联网服务,它正在地球上空放飞900个小型卫星,确立地面网络。未来,在地球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连接互联网,OneWeb将为全世界提供低成本、低延迟的高速通信,所有事物将进入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在聆志零的“社群零售”理论中:(1)当连接的边际成本趋于0,而认知无法被垄断,则社群总存量理论上趋近于无穷。(2)每一种认知都可能形成一种社群。持续性的产生认知,并有效的传播出去,触达人群,引起社群的扩大、复制或新建,产生社群的增量。
  连接的成本趋近于0的时代很快就要到来。在这样一个世代,“社群零售”扮演的角色是创建新的认知标准,开创新的消费边界。“AI技术”扮演的角色是在社群零售开创的各种边界之上,积累数据、深度学习,不断优化流通成本和交互效率。
  机器在运算,人类在思考;机器建构在边界之上,人类可以定义新的边界。
  孙正义:“我们人类将与机器人共生。”
  聆志零:“未来零售,社群与AI共生。”

中国领先的数字技术资源交流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商乾全球电商人、电商交流学习与电商实战技术分享、电商爬虫、生活交流专业网站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